刘禹锡生平介绍 刘禹锡究竟是干什么的?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,除了说明情谊深厚之外,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和白居易一样值得称颂。刘禹锡的诗歌题材广泛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除了诗歌之外还对哲学有研究,著有《天论》一书,所以他的诗歌中有不少是诗词与哲学相结合的题材。拜读刘禹锡的诗作,大多是被贬时期创作,或抒发了仕途不顺的愁思,或抨击黑暗现象,贬黜期间创作了多篇佳作,至今安徽和县还保留刘禹锡陋室铭故居,参观人群络绎不绝。和刘禹锡相同,白居易的官场道路也是不顺,相同的经历让二人经常对诗作乐,抒发情怀,排解内心的苦闷。处于同一时期的两位诗人无力改变现状,在统治者当权的社会,唯有尽力为百姓谋福,以慰藉内心的忧愁。

提到刘禹锡,我们往往都会想到,他是那个能够写出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”的有灵性的诗人,或者是那个发出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的文人骚客。不管怎样,刘禹锡在我们眼中,更多的是一位文学家,诗人。殊不知,其实刘禹锡也是一位政治家。刘禹锡,七七一年出生,八四二年去世,出身于文学世家,家中都是文人儒士,崇尚儒家文学,刘禹锡从小便受儒家文学的影响,整个人的思想都是偏儒家的。所以,刘禹锡在朝为官,遇到永贞革新的时候,便大力的支持。所以,刘禹锡与柳宗元都是王叔文派,支持革新,能够为百姓着想。虽说,最后革新失败,刘禹锡被贬,但是刘禹锡还是微笑面对生活,并且保持自己的坚持,在自己创作的诗篇散文中,便随处可见有种嘲讽权臣的感觉。除此之外,刘禹锡还是一位散文家,刘禹锡也创作了不少的散文,《陋室铭》便是其中最经典的一首,这篇散文,简单精炼,语言优美,风格爽快清新,是后人传唱的典范。刘禹锡还被后人称为“诗豪”,白居易还曾评价为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,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”,同时刘禹锡还和柳宗元共称为“刘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