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历史网>世界历史>亚洲历史>正文

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责任有多大

发布时间:2016-08-12 14:19:59作者:

  近日,部分俄罗斯议员要求就苏联解体事件对戈尔巴乔夫进行刑事调查。这些议员认为,“当年举行的全民公决中,绝大多数苏联公民赞成保持国家统一,但几名党政高官的非法活动导致了苏联解体。当时戈尔巴乔夫建立了他所领导的苏联国家委员会,这一机构违反了苏联宪法,正是该委员会通过了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决议。”

  戈尔巴乔夫则回应表示“愿意配合调查”,并认为“要重新裁决苏联解体事件,必须重新召集曾经投票通过《别洛韦日协定》的前议员们,然后再将他们发配到边疆。”①

  此番风波,所涉及者,实乃苏联解体之根源。双方争议在于:反戈氏议员,将“波罗的海三国独立”视作苏联解体关键,要戈氏为此负责;戈氏则认为,《别洛韦日协定》另组“独联体”,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致命一击,秘密策划该协定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、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、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科维奇三人,以及当日投票通过该协定的共产党议员们,才是苏联解体的真正操盘手。

  应该说,戈氏的反驳是有道理的。乌克兰最高苏维埃讨论批准《别洛韦日协定》时,367名代表,288人赞成,10人反对,7人弃权,62名缺席;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讨论批准该协定,263人赞成,2人弃权,1人反对,27名代表未投票。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的投票结果也大致相同,188票赞成、6票反对、7票弃权,62人未投票。②当日,俄共党人和叶利钦等人一样,均迫切希望摆脱戈尔巴乔夫,乃至于投票结束后,有俄共议员感叹:“谢天谢地,戈尔巴乔夫时代总算结束了 ”。

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责任有多大

  图注:1988年,戈尔巴乔夫在第十九届全苏共产党大会上发言

  无论是“波罗的海三国独立”,抑或是“别洛韦日协定”,戈氏其实始终持反对立场,欲竭力维护苏联的存在。但戈氏的努力势必徒劳无功:一方面,自斯大林时代发端,至勃列日涅夫时代已然泛滥成灾的党内“在册权贵”,因戈氏的改革损害了其利益,对戈氏不满已深;另一方面,因戈氏本人固守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,把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视作万恶之源,乃至在1989年底仍公开明确反对私有制,排斥市场经济,其改革路径错误,同样未能给苏联一般百姓带来切实利益,反导致其生活水准因改革下降。③

  由此两端,不难理解:作为既得利益者的“在册权贵”,以及作为被剥夺者的一般百姓,在苏联解体变局中,乃是因自身利益受损,故集体选择投入了叶利钦等人的怀抱。《别洛韦日协定》的投票结果,正是此种历史逻辑下的产物。

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野史秘闻老照片
人物故事野史老照片
热门推荐